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0日电 9日,“科学与中国”上海行——“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走进大零号湾系列巡讲活动第三场在大零号湾图书馆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施剑林开展“无机纳米材料可以治疗肿瘤”主题讲座。
活动现场
施剑林长期从事先进陶瓷制备科学与烧结理论、介孔结构纳米材料可控合成与催化和无机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在肿瘤诊疗、抗致病菌感染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纳米催化医学”学术思想,是这一新兴领域的开拓者。
活动现场
讲座中,施剑林从材料的定义讲起,概述无机纳米材料的特征及其在医疗中的主要应用方式;结合对肿瘤成因等问题的理解,简要介绍了手术、化疗、放疗等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并详述了从“提升肿瘤化疗效果,减少药物毒副作用”目的出发的纳米医学肿瘤治疗发展历程。
施剑林表示,纳米医学肿瘤治疗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一步是药物递送,即通过纳米材料构建药物输运体系,进行药物的靶向输运和控释,但效率不高,且未解决化学药物存在毒副作用的问题。第二阶段是纳米催化医学,利用无毒/低毒材料的催化作用,原位产生细胞毒性分子,通过氧调控等催化策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该过程不使用有毒药物,能够避免对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杀伤。第三阶段是纳米催化免疫,是尝试让材料成为“幕后导演”、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进行治疗,过程中不使用有毒药物、也不产生有毒分子。
施剑林以膀胱癌解聚治疗的先期研究及治疗效果为例,向听众介绍了另一项在纳米催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策略——肿瘤解聚治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精彩分享结束后,现场掌声雷动。
据悉,“科学与中国”上海行——“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走进大零号湾系列巡讲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科学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承办,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中国科学》杂志社、《科学世界》杂志社、《大学科普》杂志社、上海图书公司协办。
该系列活动依托“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公共文化地标——大零号湾图书馆举办,旨在通过院士讲座形式向公众开展高水平科普教育,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助力区域科技创新。未来,该系列活动还将继续举办三场院士科普讲座。
原文:https://www.sh.chinanews.com.cn/bdrd/2024-10-10/129096.shtml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