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体验航天中的奇思妙想——“科学讲坛”第109期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2-09-06
8月11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中国科技馆“科学讲坛”第109期讲座在中国科技馆二层多功能厅举行。作为“2012中国力学年”系列讲座之一,本期讲座邀请到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俊峰作题为“航天中的奇思妙想”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周济福担任主持人。来自社会各界的150名热心听众参与了当天的活动。
李俊峰教授介绍到,1997年12月25日,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Asiasat-3通讯卫星由俄质子号火箭发射,但由于其末级提前关机,使得卫星搁浅于350km-36000km椭圆轨道,倾角51.2o,导致发射失败。为了减少损失,让这颗卫星继续发挥作用,科学家对其救援方案展开了奇思妙想。科学家巧妙借助月球引力和卫星上的燃料,通过精细的计算和配合控制,改变其轨道角度和位置,使之形成了一个距离地面约36000公里、几乎呈圆形的轨道,并且跟赤道的夹角只有几度,让Asiasat-3通讯卫星再次重返工作岗位。接下来,李教授又为大家举了另一个事例。1990年,日本计划发射Muses-A探月器,它本来是为信号中继设计的,但在探月器Muses-B发生故障且预定设计方案失败的情况下,让燃料不足飞到月球的Muses-A沿着日地系统的不变流形飞向月球并成功被月球捕获,再次获得了新生,这成为探月轨道技术中的又一精彩篇章。李教授通过上述两个典型事例告诉现场听众,航天科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未知领域,只要我们对这门学科充满好奇、充满兴趣,就有可能用自己的奇思妙想解决一个又一个的世界难题。
在随后的报告中,李教授又围绕人工轨道、小行星的对地威胁、中国航天的发展等问题向在场听众进行了介绍。他提出,从中国发射首颗人造卫星,到首次发射载人飞船、太空行走,再到交会对接……中国的航天事业任重而道远,需要几代人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将来能够走向航天科研领域,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