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跨越历史 聚焦三峡——“科学讲坛”第112期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2-09-25
9月1日,“科学讲坛”第112期讲座在中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举行。本期讲座邀请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陈祖煜院士作题为“聚焦三峡”的报告。中科院院士工作局王敬泽副局长担任主持人。来自社会各界的100多名听众现场聆听了讲座。 
陈院士的报告通过大量的影像资料和图片从“圆梦之路”、“巨人起步”、“生态答卷”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建设的最初设想是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一文中提出的,随后的民国政府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央人民政府都对此工程进行过论证。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共同努力,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作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位于西陵峡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境内三斗坪的三峡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对于三峡工程发挥的作用,陈院士分别从防洪、发电、航运、抗旱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三峡工程建成后,其水库可形成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减少损失。以荆江河段为例,三峡建成前,长江中下游仅依靠堤防,荆江河段只能防御约10年一遇的洪水,而三峡工程可大大扭转武汉地区的防洪形势,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在保证防洪效益的同时,三峡工程还可利用水能发电。流经三峡的水,平均每4立方米可发一度电。三峡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每年可发电800多亿度。自2003年蓄水后,三峡发电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平均每年的发电增长量约21%。截止2010年,三峡累计发电量达4526亿千瓦时,是世界水力发电站之最。此外,在航运、抗旱等方面,三峡工程也发挥了切实有效的作用,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讲座最后,陈院士从泥沙、水质、渔业、地质灾害、水库诱发地震方面对三峡工程的生态影响进行了论述在大坝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鱼类。水库水位的交替变动破坏了鱼类原有的生活规律,大坝又成了洄游鱼类的障碍。为弥补大坝修建导致中华鲟天然产卵场的减少,科研工作者开展了人工繁殖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从梦想到现实,三峡工程倾注了中国人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对国家富强的企盼。陈祖煜院士的报告为在场听众揭开了三峡的神秘面纱,引领广大公众从科学的、辩证的角度认识三峡、了解三峡,赢得了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