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的花期,这个有着“生态杀手”之称的植物,每年秋冬季都会以“入侵”的名号冲上热搜。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加拿大一枝黄花(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小知识
加拿大一枝黄花本是菊科Asteraceae一枝黄花属Solidago一种非常普通的多年生草本,全属120余种主要分布在美洲,在我国分布的只有钝苞一枝黄花Solidago pacifica Juz.、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 Lour.和毛果一枝黄花Solidago virgaurea L.。
一讲到加拿大一枝黄花,人们便想到它是入侵植物,以及它对生态的破坏和如何防治等等,大都是老生常谈。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下:它为何会被称为外来入侵植物?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本来引入的观赏植物,摇身一变成了入侵“恶魔”
我们先要明白外来入侵植物的概念。
外来入侵植物,指的是某些植物从原分布区,通过气流、水流等自然途径或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传入入侵地,在形成自我再生能力的同时,给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和农林牧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植物。
随着外来植物的入侵,打破了入侵地长期形成的稳定生态关系,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有些入侵植物能迅速成为当地生态的优势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降低被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进而破坏食物网和生态链。
“加拿大一枝黄花”算不算入侵物种呢?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
笔者在植物学研究者的群聊里,看到几位学者讨论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五色梅定为入侵物种的话题。对五色梅(学名:马樱丹Lantana camara L.)是否应该定为入侵物种这个问题,笔者个人不太确定,毕竟目前在园林中被应用的五色梅很多都是园艺品种,其原生种在我国大面积入侵的现象我并没有亲眼目睹。
当谈到加拿大一枝黄花时,一位老师指出,经过多年的种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大连当地和北方多地并没有侵占性,也没有出现串根和随种子大量传播的现象。
这种在1935年即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的植物,也曾经被人们赋予了幸福草、金棒草等好听的名字,如果不是它后来在多地大面积入侵,它或许可以成为杂草界的一股清流。
加拿大一枝黄花(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然而,当它的美还没向人们充分展露,入侵所呈现的燎原之势已将人们吓退。其超强的适应性加上发达的根状茎,使得越来越多的农田和荒地被它们所侵占,当秋季来临,大片大片的黄花花海随风摆动,每一株上边都有数以万计的种子会在成熟后随风飘向远方,静待次年春季的萌发。所以,将加拿大一枝黄花纳入入侵植物是毫无疑问的。毕竟,入侵植物不是以入侵范围来界定的。
作为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繁殖能力可谓是超群,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容易形成竞争优势。自上世纪50年代逃逸到农田后,加拿大一枝黄花逐年扩散蔓延,严重排挤农作物的生长空间,破坏入侵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经统计,外来入侵物种中,约10%的物种能在新的生态系统中自行繁殖,这其中又有约10%会造成生物灾害,也就是当有100种外来物种入侵,平均只有1种可以真正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即便是这样,中国依旧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光是入侵植物就有370种,这些都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
五个特征,造就超强入侵性
加拿大一枝黄花成为入侵植物,除了缺乏天敌外,作为菊科大家族的一员,其本身就具有先天优势。菊科是世界上植物类群中最大的科,也是双子叶植物中最进化的植物类群,中国植物志记载约有3万种。同时,菊科也是我国植物类群最大的科,我国共有2000余种,产于全国各地。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繁殖能力强
除了有性繁殖,它的长根状茎还可以无性繁殖。随着植株的生长,地下根状茎也会分生,向四周伸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分生出一棵新的植株。
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状茎(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加拿大一枝黄花无性繁殖(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2.独特的花序结构
头状花序很小,单面着生于花序分枝上,多个弯曲的花序分枝共同组成开展的圆锥状花序,如黄色的火炬在植株的顶端绽放。且边花雌性,呈舌状负责吸引昆虫,中间的盘花两性,呈管状集中在一起完成授粉。成熟的花粉粒外还有胼胝质包被,更有利于花粉传播。以上结构,均有效提升了花序的授粉率和结实率。
加拿大一枝黄花花序(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3.传播的种子多
每株可产生2万多粒种子,小小的瘦果上带多根细毛状的冠毛,这为种子的传播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且种子萌发率可高达80%。
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4.超长的生长周期
当秋冬季大多种草本逐渐枯萎,加拿大一枝黄花却依然茂盛,地下根状茎也在继续游走。
加拿大一枝黄花花期(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5.强大的抑制性
随着入侵,其根系可向周围环境分泌特殊化学物质,通过这些化感物质可有效抑制周围植物的生长。
最新研究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系可以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形成共生菌根,从而大幅提高它对于环境不利因素的适应能力。它还可以通过遗传基因的多倍化来提高竞争力,从原产地的二倍体,入侵后实现多倍化,从而提高根系吸收养分和分泌能力,从而增加入侵能力。
《自然·通讯》杂志上研究成果表明,菊科植物通过古多倍化和调控碳氮平衡的关键基因发生丢失,逐步升级了自身的碳氮平衡系统,从而增强了氮吸收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使菊科植物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极强的环境适应性,这也造就了菊科植物成为全球入侵植物名录最多的种类,在我国就占比约18%。
防治入侵物种,人人有责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这也给植物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入侵机会和渠道。
多数情况下,入侵是无意之举。与之相反的是有意引进,如作为蔬菜引进的尾穗苋Amaranthus caudatus L.、作为畜禽饲料引进的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e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作为药用植物引进的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和洋金花Datura metel L.,后均因各种原因逐渐逸生扩散。
更有甚者,便是非法网购、携带或放生,爱好者们通过各种渠道带来新奇物种,盲目的野外放生外来种,都有可能带来疫病疫情或生态破坏等。
一枝黄花园艺品种“烟火”(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因此,如何有效防治外来物种入侵也成为我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障生物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2010年,生态环境部牵头制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目前已联合中国科学院于2003年、2010年、2014年、2016年先后发布了四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共计包括71种外来入侵物种。在第二批入侵物种名单中,就包含马缨丹、大藻、加拿大一枝黄花、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对,就是你吃的那种)、松材线虫(点这里了解)等19种入侵物种。2012年,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共计收录52种已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其中也包含加拿大一枝黄花。2022年5月,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四部门公布《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丢弃外来物种。2022年12月,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等发布《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鳄雀鳝、加拿大一枝黄花等59种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强调:“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国家持续出台各项名录、制度和办法,为做好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
在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时,地方主管部门在做好源头预防、监测预警、联防联控、综合治理的同时,建议注意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抓住清除的关键时期,可在春季苗期喷洒化学除草剂进行去除,也可在花期采取人工拔除、机械铲除等方式精准清除。其次是注意清除的彻底性,在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过程中,除了地上部分,也要尽可能清除地下根状茎,并采取深耕和复种的措施,达到好的防控效果。同时,还需注意对清除植株进行彻底的焚毁,避免造成扩散。
如果个人发现零星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以将其铲除,晒干后再焚烧(同时注意消防安全)。若发现成片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以及时通知社区、村委及相关单位,请专业人员进行处理,还可以致电“12345”,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目前,社会各界对它逐渐了解和重视、加上科学的防治措施,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范围和影响必将逐年降低。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