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达200年的解谜过程:鱼类曾经用我们的耳朵来呼吸
如果史前鱼类不曾通过喷水孔呼吸空气的“大胆试验“,我们可能永远不会演化出敏锐的听觉。
日前,一条“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人类的中耳曾经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的消息在网上走红,网友纷纷调侃说:“鳃变成中耳” 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得到这个结论,人们花了200年。下面,我们就穿越时光,去看看这个问题的解谜过程。首先,回忆一下人类的中耳人...
-
全球首例!FAST如何发现这个“勤奋”的快速射电暴?
是偶然,更是我国持续增加的大科学装置投入取得突破的必然
编者按:中国天眼FAST又有新发现!借助FAST,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团队发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 FRB 20190520B,为构建快速射电暴的演化模型、理解这一剧烈的宇宙神秘现象打下了基础。该成果于北京时间2022年6...
-
研究了300多年,我们打算给它改姓C
碳湿地这一新概念是一个新的开始,要获得学术界的广泛认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古往今来,有不少地方通过改名成功实践“一个好名字能够让你的朋友更好地记住你”的真理。改名为“香格里拉”的中甸,改名为“张家界”的大庸,都实现了“逆天改命”,名声大振。大院向来秉持“有什么好事我们都要跟着”的重要理念,这次,我们想在充分论...
-
冬奥纪念钞是塑料做的?还这么好看?
防伪与美的结合
在北京冬奥会已经结束的比赛中,中国选手摘得7金4银2铜,以及数不清的“第一次”。可你知道么,在赛场之外也有很多的“第一次”,比如下面这个:冰上运动纪念钞外观(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在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中,冰上运动...
-
用毒蛇的毒毒毒蛇,毒蛇会不会被毒毒死?
毒?或者不毒?这是个问题!
一般来说,只要蛇这种明星动物出现在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场合,便会有不少人为之“倾倒”,发出疯狂的尖叫。其中,毒蛇更是以其秘技俘获了众多人类的芳心,引得人们脑洞大开,例如:(图片来源:知乎网友提问)为了致敬这些善于思考的毒蛇迷们,作者决定讨...
-
通过二氧化碳,科学家可以“定制”你的快乐
糖的“定制”合成,从“年”到“小时”的跨越
你以为本文要讲“肥宅快乐水”吗?并不是。今天要讲的是一个“二氧化碳变成糖”的故事,而且是变成不少人梦寐以求的“健康糖”。吃糖很快乐,获得糖的过程可未必糖是自然界存在最多、结构最复杂的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是人类食物与动物赖以生存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