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孙和平、刘买利走进临沧,在“科学与中国”精密测量科普云南行——“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中,分别到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临沧市第一中学、临翔区第一中学,为师生作科普报告。
叶朝辉院士走进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带来了一场题为“精密测量是物理学发展的驱动力”的精彩科普报告,26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报告以如何定义“秒”及其测量精度的提高引入,深入回顾精密测量物理的发展历程,详述各关键阶段的重大成果,揭示精密测量在物理学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并着重介绍我国在精密测量方向的近期成果。
孙和平院士走进临沧市第一中学以“看不见的力量,探索万有引力的奇妙世界”为题,为600余位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报告。报告从同学们耳熟能详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时间与空间的基本概念出发,生动阐释万有引力在地球与太阳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孙和平院士结合自身研究,与大家分享地球重力场测量技术及其在国防航空航天、前沿基础研究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作用,以全球海平面变化、地震灾害监测、能源与资源勘探、珠峰高程测量、南水北调工程等真实案例,揭示重力场测量技术的科学价值。
刘买利院士走进临翔区第一中学,以“生命科学中的核磁共振”为题,为300余名师生作了精彩的科普报告。刘买利院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师生们讲解了核磁共振(NMR)波谱分析化学研究及其生物学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向大家讲述了核磁共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史、对科学的贡献、AI赋能等内容。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承办,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组织实施,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临沧市人民政府、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