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5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承办的“科学与中国”西部行项目在贵州贵阳4所中小学开展,活动涵盖5场前沿科普报告、3类科学实验课程,累计惠及3700余学生。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唐祥虎以《认识我们这个世界的大与小》为主题,通过显微照片带领贵师附小和乌当乐湾实小的学生开启了科学探索之旅。课堂上,唐祥虎通过巧妙的构思揭示微观纳米材料与宏观宇宙的尺度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尺度中的无限可能,认识世界的大与小,带领学生寻找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孩子们惊叹:"原来科学视角下的世界如此奇妙!"
"我国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已实现上亿度千秒等离子体运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王辉辉博士的《如何点亮人造太阳》报告引发阵阵掌声。面对初高中学生,他从核聚变原理讲到东方超环(EAST)的科技突破,当展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造太阳"装置时,孩子们兴奋地说:"这比科幻电影更震撼!"
合肥现代科技馆科技辅导员团队带来沉浸式科学实验课。胡金丽通过"荷叶效应"实验,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亲水与疏水现象,亲眼见证疏水材料的魔力;孙静茹则以《泡泡的形状》为主题,和学生们一起探索不同形状下的泡泡及其表面张力,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大自然的神奇。
“科学与中国”科普活动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发起,由中国科学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高层次公益性科普活动。其宗旨在于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科学与中国"西部行项目由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本次活动由合肥物质院承办,得到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研学中心的支持。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