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活动动态

2022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术年会 暨“科学与中国”20周年活动在青海举行

发布日期: 2022-08-05

  82日,2022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术年会暨“科学与中国”20周年活动在青海西宁开幕。中国科学院党组和学部主席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院士提出的“做好四个表率”的要求,决定2022年中科院学部学术年会采取分专业学部、分区域召开,同时开展“科学与中国“20周年活动,精准服务地方经济与区域产业发展。地学部常委会从本专业学部学科特点出发,充分考虑青海科技发展情况、资源能源生态、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水文气候等特色,决定在青海召开学术年会并结合地方需要,有针对性开展咨询服务和科普报告。

  2022年地学部学术年会报告会为期2天,五十余位地学部院士出席。在 2日开幕式上,朱日祥主任主持会议并介绍了学部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社科院金民卿专家做了形势与任务报告;地学部分管道德工作的周成虎院士做了道德学风报告。开幕式后,由学部常委会副主任周忠和、张人禾、张培震、周成虎、郭正堂主持, 2021年新当选的9位地学部院士分别作了学术报告。8月3日进行了特邀学术报告会,贾承造、侯增谦、傅伯杰、戴民汉、杨元喜、张荣桥等6位知名院士与专家围绕本领域国家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包括国家油气发展战略部署、地球深探资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海洋碳循环及其调控、国家PNT体系建设、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工程与行星探测研究等方面,作了精彩报告。

  邓军院士报告题为《胶东金矿成因模型》报告介绍了我国胶东中生代巨型金成矿省成因,通过胶东金矿时空分布与控制机理、蚀变矿化与金沉淀机制、成矿流体与巨量金来源以及成矿动力学研究,深入揭示了胶东型金矿成因机制,丰富了金成矿理论。

  底青云院士报告题为智能导钻装备体系的关键技术》,报告介绍了深层油气高效开发的智能导钻技术架构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进展,分析了泥浆连续波和电磁波传输系统在智能导钻中的重要作用和技术难点。这项研究可大幅度提高单井油气产量和生命周期,有效降低油气开发成本,已经成为油气高效勘探开发公认的利器。

  胡瑞忠院士报告题为《华南中生代陆内成矿机制》,报告以华南陆块西部金锑低温成矿省和东部钨锡高温成矿省为研究地区,建立了定位于陆内岩石圈先存薄弱区、陆壳供给矿源、高低温矿并重、成矿面状展布从而明显区别于板块边缘成矿机制的华南陆内成矿新理论。

  黄建平院士报告题为《地球系统的氧循环》,报告阐明了氧循环在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中的纽带地位,总结了氧循环各相关过程对人类活动强迫的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地球系统的氧收支进行了定量估算。这一系列成果揭示了人类活动正如何改变包括人类自身在内几乎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氧环境。

  朴世龙院士报告题为《全球植被变绿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报告梳理了1980年代以来全球植被变绿的遥感观测证据,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植被生长,并概述植被变绿对气候系统的反馈作用。

  谈哲敏院士报告题为《热带气旋增强与尺度大小关系》,报告重点探讨了热带气旋(TC)作为地球大气中一种强烈灾害性涡旋系统,增强和尺度大小之间的关系,提出构建TCF-TCF0图来表征热带气旋强度与大小配置的共同演变及其TC出现快速增强的状态。

  谢树成院士报告题为《地质微生物诉说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报告讨论了地质微生物在揭示深部过程对表层系统影响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随后着重讨论了地质微生物通过示踪干湿古气候的变化来记录表层系统存在的复杂海-陆-气之间的相互作用。

  朱敏院士报告题为《有颌脊椎动物的崛起及其地质背景》报告对有颌类早期宏演化型式与华南志留纪生物地层学、埋藏学、沉积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方面开展综合研究,深入揭示了奥陶纪末大灭绝之后有颌类快速崛起与环境协同演变的关系。

  朱彤院士报告题为《以健康驱动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报告介绍了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认为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均与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相关,分别受到空气质量标准和双碳目标的约束。通过对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危害健康风险的分析,有助于识别健康效应最大化的减排路径,从而实现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

  贾承造院士的报告题为《国家科技油气重大专项的成就与石油工业上游科技未来的挑战》,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迅速增长,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重大科学技术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了重大专项的立项;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攻关专项目标总体实现,支撑我国油气储产量总目标完成或超额完成,油气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探索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成功经验。

  侯增谦院士的报告题为《走向地球深部:揭开金属成矿之谜》,报告以国家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大战略切入,强调形成“入地”能力和建立国家深地战略科技力量,提出着力解决资源能源问题既是一个战略科技问题,更是一个重大国家需求;向地球深部要资源、向地球深部要安全、向地球深部要空间、向地球深部要科学等方面深入论述了走向深地的重大战略意义;呼吁我国的地球科学家要敏锐抓住“地球深部”这个地球科学前沿,抢占未来科学制高点,为解决国家资源安全、引领地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报告用三个典型矿床案例,介绍了地球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傅伯杰院士的报告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沙变化》,报告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拥有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该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报告总结了该流域当前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水沙关系复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局部退化、地质洪涝干旱灾害严重、城市群与产业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约束等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系列问题;分析了黄河近60年来水沙变化及其归因,并提出未来治理的建议和展望。

  戴民汉院士的报告题为《关于海洋碳循环与海洋增汇潜力》,报告从碳中和的内涵、全球碳循环与海洋碳汇、边缘海及中国海碳汇清单、海洋增汇技术展望等进行了深入论述;分享了面向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的思考。报告强调海洋是地表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对减缓气候变化起到了核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向未来,海洋在实现碳中和目标及其战略路径的选择等方面亦不可或缺;海洋增汇潜力巨大,并可能做到生态友好,但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复杂多变的时空结构,亟需强化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碳中和战略路径选择与决策既要有全球观,也必须考虑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与节奏等。

  杨元喜院士的报告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国家PNT体系建设》,报告内容包括PNT体系建设需求、北斗系统特色功能与服务、北斗全球系统服务性能、北斗系统应用、北斗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等。PNT技术是世界发达国家抢占的技术高地之一,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PNT体系的核心。北斗系统建设坚持设计创新和特色创新,成就了北斗的高性能PNT服务和特色服务,为北斗赢得了特有的应用市场。报告指出,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服务,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PNT基础设施,使国家基础设施的PNT安全性、连续性、可靠性得到了有力提升。未来,我国还将开展综合PNT体系建设,提供自主、可控、无缝的PNT信息源保障。

  会议还邀请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作了题为《天问一号创新成果和行星探测发展展望》的报告,对天问一号任务的实施过程、工程创新点和科学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内容详实生动的介绍,并对未来行星探测工程进行了展望。会上,张荣桥总师同多位与会的院士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呼吁大家共同努力获得更多原创性成果,讲好中国故事。

  本次学术报告会上,地学部新老院士共济一堂,畅所欲言,会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取得了良好的互动交流效果,通过高端学术研讨和思想碰撞,进一步研判科学前沿,辨别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发挥引领学术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增进院士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合作创造了条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