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活动走进蒲城活动举办,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能源界的“诺贝尔奖”——艾尼奖、世界能源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中林为蒲城县尧山中学、兴华学校的同学们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主办,蒲城县尧山中学、兴华学校协办,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支持。
在尧山中学活动现场,王中林以《科学人生,从0-1》为题,开启了这场科学之旅。他从自身求学的求索经历,引出了纳米发电的前沿科学,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融于自身的成长故事;从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揭示出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同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他还列举了摩擦生电、“流水不腐”的生动案例,揭示了生活现象背后的科学真理,让同学们置身奇妙的科学世界,沉浸在科学求索的奋斗人生。在互动环节,王中林回答了“科学研究兴趣还是努力更为重要?”“如何学好物理?”等问题,不仅解开了同学们心中的疑惑,还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科学探索的热情。
尧山中学活动现场
在兴华学校的活动中,王中林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经历和成长之路,分享了自己在纳米能源领域上的探索历程和心路历程,讲述了其中的困难与挑战、光辉与荣耀。这些真实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与魅力,也明白了其中不可或缺的坚持和努力。王中林鼓励同学们要勇于创新,探索“没有答案”的崭新领域,追求属于自己的科学梦想。
兴华学校活动现场
除了科普报告,王中林院士还赴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坚守使命 为国授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考察调研,国家授时中心党委书记窦忠书记现场讲解“精神”。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王中林院士在低频授时传播的方式中提出了新的理念,令在场人员豁然开朗。
“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活动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发起的一项高层次公益性科普活动,旨在充分发挥院士群体在科普工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全社会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此次走进蒲城校园,不仅为当地师生带来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相信在院士们的引领下,莘莘学子将更加坚定地追求科学梦想,在未来的科学道路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