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
推荐
活动
视频
文章
图书
专题
首页
关于
关于我们
“千名院士·千场科普”倡议书
联系方式
推荐
活动
视频
文章
图书
“科学与未来”院士科普图书
“科学走近公众”院士科普图书
大家读书
专题
活动
双千
“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浙江行
活动简介
相关报告
相关报道
9月19日至21日,“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浙江行系列活动举办,杨玉良、周忠和、袁亚湘、江风益等4位院士齐聚浙江,走进园区、新质生产力企业科普馆、博物馆、党校、高校、中小学校,开展科普讲座、学术交流和考察调研等多项活动。
时 间:
2025年9月19日至21日
地 点:
报告人:
杨玉良、周忠和、袁亚湘、江风益
主 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
承 办:
浙江省科企新质生产力研究院
周忠和:鸟类起源与早期演化的故事
观看
江风益: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技创新驱动新产业发展的逻辑
观看
袁亚湘:计算:第三种科学方法
观看
袁亚湘:数学漫谈
观看
查看全部
“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浙江行活动举办
查看全部
双千
“科学与中国”内蒙古行
活动简介
相关报告
相关报道
7月26日至27日,“科学与中国”内蒙古行活动在呼和浩特举办。梅宏、王福生、康乐、张培震、马大为、吕建等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别到科技厅、科技馆、内蒙古农业大学开展科普活动。
时 间:
2025年7月26日至27日
地 点:
报告人:
梅宏、王福生、康乐、张培震、马大为、吕建
主 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
承 办:
内蒙古科学技术厅
梅宏:数字化转型与范式变迁
观看
王福生:细胞治疗重大疾病现状与展望
观看
张培震:地球演化与地震灾害
观看
康乐:蝗虫群聚信息素的发现、生物合成与应用
观看
马大为:“内蒙古生物医药研究 ”咨询活动
观看
吕建:数智时代与科教变革初探
观看
查看全部
【新华网】“科学与中国”内蒙古行系列活动走进呼和浩特
查看全部
双千
“科学与中国”之“嘉庚讲堂”四川行
2025年6月25至6月27日
四川·成都
双千
“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走进国防科技大学
2025年6月20日
湖南·长沙
双千
2025“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南京行活动
2025年5月18日至19日
江苏·南京
视频
查看更多
俞汉青院士:美丽中国背景下的水环境保护
立即观看
袁亚湘院士:计算——第三种科学方法
立即观看
种康院士:基于“大食物观”科研选题之思考
立即观看
王福生院士:细胞治理重大传染病现状与展望
立即观看
俞汉青院士:美丽中国背景下的水环境保护
袁亚湘院士:计算——第三种科学方法
种康院士:基于“大食物观”科研选题之思考
王福生院士:细胞治理重大传染病现状与展望
01:07:40
梅宏院士:数字化转型与范式变迁
信息技术
双千
01:03:43
张培震院士:地球演化与地震灾害
地球
双千
00:54:09
马大为院士:小分子药物创制和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化学
双千
00:53:51
康乐院士:蝗虫群聚信息素的发现、生物合成与应用
生物
双千
文章
查看更多
沈树忠院士:“金钉子”,“钉”住地球记忆(院士讲科普)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金钉子”的确立为重建地球历史搭建了一个国际标准时间框架,为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各种地质、生物演化事件以及预测圈定各种自然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奠定了基础。
【详情】
吴伟仁院士:我们为什么要去撞击小行星
如何摸透台风的行踪(瞰前沿)
【人民日报】徐星院士:不断探索生命的奇迹
【人民日报】王贻芳院士:探微观之谜 展创新之力
【人民日报】赵刚院士:探索宇宙,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图书
查看更多
《颠覆:迎接第二次量子革命》
郭光灿
《运动:地球的生命密码》
翟明国
《征程: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
叶培建
《数学漫谈》
袁亚湘
《化学的魅力》
谭蔚泓
新闻动态
查看更多
“九章新声 徽启滨州”院士专家讲科普活动走进滨州中小学
“九章新声 徽启滨州”院士专家讲科普活动走进滨州中小学
“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重庆行活动举办
蒲慕明院士助力新疆高端人才培养与青少年培养并进
“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浙江行活动举办
“科学与中国”青海行——“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走进西宁、海西等地
院士专家走进定点帮扶县专题活动正式启动
“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院士科普足迹(2025年1-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