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PM2.5小粒子,环境大问题——“科学讲坛”第139期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3-04-16

4月6日,“科学讲坛”第139期讲座在中国科技馆二层多功能厅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唐孝炎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北京市的大气污染问题”的讲座,就大家非常关注的今年初北京市严重雾霾事件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讲座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局长周德进主持。近百名听众聆听了唐院士的精彩报告。

唐孝炎院士从雾霾天气、灰霾和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关系,PM2.5的来源及特性,PM2.5对局地、区域、全球的环境影响以及今年1月重污染过程特点以及防治细颗粒物污染的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的讲解。他说,我们身边的大气中充满了可见和不可见的颗粒物。按照粒径,大气颗粒物可以分为TSP(总悬浮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PM0.1(超细颗粒物)等几类,它们分别是粒径小于50、10、2.5和0.1微米的颗粒物。较细的大气颗粒物肉眼不可见,但其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会对能见度造成影响。其中,PM2.5与大气能见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近年来,广州、北京、南京、深圳等城市一年中霾的天数都在增加。大气中的颗粒物是一次颗粒物(工业、交通、电力、日常生活等活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气体在大气中转化生成的颗粒物)的混合物。大气中的氧化剂(如臭氧)可以直接将排放的气体污染物转化成细颗粒物,而这些颗粒物比表面积大,可以作为反应床使得大气氧化反应一直进行下去,生成更多的细颗粒物。汽车尾气、燃煤取暖、工业排放等产生的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VOC)、氮氧化物等会增加大气的氧化性。氧化生成的细颗粒物大部分是酸性的,如果被降水冲刷,还会形成酸雨。当前的大气污染是煤燃烧、汽车尾气、扬尘等排放的污染物形成的复合型污染。在大城市中,PM2.5占到PM10质量的50%~80%,二次组分又占到PM2.5的50%~80%;污染越重,PM2.5及二次组分的比例越高。所以,现在要从控制一次污染向加强防治二次污染转变。唐孝炎认为PM2.5粒子虽小,却会带来大的环境问题。局地污染会产生负面健康效应、能见度下降等问题。PM2.5会进入人体的鼻腔、支气管和肺部,影响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也有研究显示其对免疫、生育、神经、遗传等系统有影响,但还没有定论。细粒子在空气中寿命长,输送到周边地区就会造成区域性的大气污染,产生酸沉降,破坏生态系统。细粒子还会产生全球性大气污染,影响地球辐射平衡和全球气候变化。

关于今年1月份北京的重污染,他认为内因是污染排放量大,这是根源;外因是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这是条件。防治污染,既要解决内因,也要考虑外因。环境管理要从一次污染防治、单一城市管理、单一污染物控制,向二次污染防治、区域协同联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还应结合常态化的气象预报、污染预警,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区、分源控制,以有效减少重污染出现的频率。每个市民也应积极响应和参与,改变消费观念,为早日建成生态文明社会出力。

唐孝炎的报告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大家从环境治理、个人防护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和交流。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