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遥望远去的未来——“科学讲坛”第111期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2-09-17
8月25日,“科学讲坛”第111期讲座在中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举行,本期讲座是“天文的奥林匹克”系列讲座的最后一场活动,本场邀请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斯特罗姆勒山天文台天体物理学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天文学与天文物理学研究学院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教授、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布赖恩?保罗?施密特教授作题为“宇宙正在加速”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第28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地方组委会主席赵刚教授担任主持人,现场听众200人。
施密特教授首先从基础知识--“光速”讲起,以光秒、光年等为尺度单位,对天体距离进行描述,从一个天文单位的日地距离开始,逐渐拉远到137亿年前的微波背景辐射,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宇宙的起源和发展问题上来。在这一部分,施密特教授介绍了维斯托?斯莱弗、哈勃、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关于宇宙演化的不同观点和观测发现,其中,为帮助听众理解,在适当位置穿插了对多普勒效应、光谱、相对论等背景知识的补充介绍。根据施密特教授的介绍,斯莱弗、哈勃等人均通过一些证据发现了宇宙膨胀现象,而爱因斯坦为坚持宇宙尺度恒定的观点,不得不引入被其自己在晚年称为“一生最大错误”的宇宙常数,以对抗宇宙自身的引力。“究竟爱因斯坦是否错了?”追寻这个问题,施密特教授带领大家从已被公众广泛认同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转到自己及团队的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上来。他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了这一重大科学发现的研究过程和取得的证据,特别指出其科研竞争对手与其取得同样的发现,从而证明这一结论的可靠性,面对宇宙加速现象,科学家们尝试以暗能量作为解释,从而使多年前被爱因斯坦自己抛弃的宇宙常数重新焕发了生命。最后,施密特教授还指出了一个惊人的推测:随着宇宙膨胀的加速,空间放大的速度最终超过光速,宇宙中将看不到任何星体,陷入一片黑暗。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