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拍摄到,有游客在“网红打卡景点”云南东川大牯牛山上砍伐树枝烧火,燃起多个火堆。不少目击者发文称,这些点燃的“灌木”极有可能是曾经“红遍岭上”的高山杜鹃。对此,当地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最新通报指出,“现场核实受损植物总面积约165平方米。经林业专家现场确认,受损植物为金花小檗、粉紫杜鹃,属一般野生植物。”
事件激起了全网对这种“纵火烧山”行为的强烈谴责。而作为一个植物学研究者,笔者更是感到深深的心痛,为那些倒在火堆中的植物们,尤其是高山杜鹃。
中国的杜鹃花资源曾经被外国的“植物猎人”大量采集,后来,国内的杜鹃花属研究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崛起,一代又一代植物学者为杜鹃花属植物的就地保护、迁地保育、新品种育种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点这里看那些曾经被掠夺到海外的杜鹃花)。然而,一把火就可能烧掉许多脆弱的花朵……
烧山现场及情况通报
(图片来源:网络、东川发布公众号)
何为高山杜鹃?
杜鹃花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的统称,杜鹃花属是杜鹃花科第一大属,也是北半球最大的木本植物属。
全球约有杜鹃花属植物1200余种,而中国就拥有720种(包括114变种、45亚种和2变型),其中450种为中国特有种,因此我国被称为“杜鹃花王国”。杜鹃花属植物在全国除新疆、宁夏外的所有地区均有分布,生长海拔范围广至0-5800米,它们是森林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具有重要的观赏、文化、科学、药用、食用、工业与生态价值。
“高山杜鹃”,狭义上特指一个物种Rhododendron lapponicum,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它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大兴安岭、长白山及内蒙古,而广义上,是生长在高海拔地区(通常指2500米及以上)数百种杜鹃的统称。高山杜鹃在高山垫状灌丛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对生态系统的维护至关重要。
高山杜鹃R. lapponicum
(图片来源:PPBC-周繇)
种类繁多的高山杜鹃
(图片来源:王孜、魏泽、王新、PPBC-金宁-徐晔春-孟德昌)
云南是中国杜鹃花属植物丰富度及特有性最高的省市,拥有393种,其次为四川省(278种)及西藏自治区(271种)。云南的野生杜鹃花资源主要分布在几条大山脉海拔2000-4600米的区域内,尤其在哀牢山、无量山、大理苍山、乌蒙山和西部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等地分布最多、最为集中。
大牯牛山地处云南昆明市最北端的东川区,最高海拔4017米,是乌蒙山脉最高峰,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参考景区网络照片,以及位于昆明市北部的禄劝县及其与东川区交界处的云南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41种杜鹃花属植物,大牯牛山可能存在栎叶杜鹃、红棕杜鹃、雪山杜鹃、陇蜀杜鹃、锈红杜鹃、棕背杜鹃、变光杜鹃、毛喉杜鹃、云南杜鹃等多个高山杜鹃种。
当晚惨遭火烧的粉紫杜鹃灌丛具有株型矮小紧凑、叶小、开紫花等特征,春季绽放时为整片山坡披上了紫色的面纱,好不壮观!而被烧毁的这些杜鹃,在2025年春天不再能绽放了,好不可惜!
大牯牛山春季盛开的粉紫杜鹃灌丛
(图片来源:小红书)
杜鹃花属的国家级保护植物有哪些?
在官方通报未发布之前,各大媒体或自媒体账号转发相关事件时,多次提到此次被火烧的杜鹃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这也助力了事件的传播。因为,不仅“放火烧山,牢底坐穿”,盗采、盗挖、非法售卖、采购、毁坏保护植物,也是可以牢底坐穿的。而最新的官方通报指出“被火烧的杜鹃并非保护植物”,那么哪些杜鹃是国家保护植物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保护植物。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拥有485科、4325属、39202种植物(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然而,在人类活动、生物入侵、气候变化及物种自身特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不少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红色名录)根据物种的受威胁程度,将其划分为9个等级:灭绝(EX)、野外灭绝(EW)、地区灭绝(RE)、极危(CR)、濒危(EN)、易危(VU)、近危(NT)、无危(LC)和数据缺乏(DD)。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被视为受威胁等级,经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评估,我国有多达3879种植物面临威胁,加上没有评估的种类,估计受威胁比例约为15%-20%,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我国也为珍稀濒危植物设定了相应的保护和濒危等级。1999年出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将中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灭绝的野生植物列为Ⅰ级保护,将数量较少或有濒于灭绝危险的野生植物列为Ⅱ级保护。2020年更新的最新版《名录》列入了54种+4类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和401种+36类国家Ⅱ级保护植物。
如果大家想知道某种植物的受威胁等级或是否涉保,可查询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网站(https://www.plantplus.cn/rep/protlist)。
根据最新的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杜鹃花科共有7种植物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均属于杜鹃花属,它们分别是:
1. 兴安杜鹃
保护等级:国家Ⅱ级
濒危等级:无危(LC)
兴安杜鹃为半常绿灌木,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等地海拔200-1100米的桦木林、落叶松林下或林缘、灌丛中。因休眠枝条先花后叶,遇水则开的特性,兴安杜鹃被商贩叫做“干枝杜鹃”或“枯木逢春”,爆红于网络,又因为它在野外易获取,惨遭“杀戮”,生长速度远远赶不上被砍伐的速度,因此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兴安杜鹃
(图片来源:PPBC-宋帅宇)
2. 朱红大杜鹃
保护等级:国家Ⅱ级
濒危等级:极危(CR)
朱红大杜鹃为常绿灌木,在我国仅产云南海拔1600-2700米的混交林内或灌丛中,野外居群仅存2个,数量不足500株,属于典型的极小种群物种。
朱红大杜鹃
(图片来源:PPBC-徐晔春)
3. 华顶杜鹃
保护等级:国家Ⅱ级
濒危等级:数据缺乏(DD)
华顶杜鹃为落叶灌木,产浙江海拔700-1100米的山坡针阔混交林,分布地狭窄且多为零星分布,为中国特有种。近十余年,因人工造林及严重的盗挖现象,华顶杜鹃的数量急剧下降。
华顶杜鹃
(图片来源:PPBC-刘军)
4. 井冈山杜鹃
保护等级:国家Ⅱ级
濒危等级:濒危(EN)
井冈山杜鹃为常绿大灌木,产江西,生于海拔1000-1400米的山谷林下、林缘及灌丛中,为中国特有种。
井冈山杜鹃
(图片来源:PPBC-孟德昌)
5. 江西杜鹃
保护等级:国家Ⅱ级
濒危等级:濒危(EN)
江西杜鹃为常绿灌木,产江西、浙江海拔900-1700米的山坡灌丛、山顶岩坡上,多零星分布,为中国特有种。
江西杜鹃
(图片来源:PPBC-唐战胜)
6. 尾叶杜鹃
保护等级:国家Ⅱ级
濒危等级:易危(VU)
尾叶杜鹃为杜鹃花属灌木,高达3-8米,花冠钟状,深红色,基部有深紫色的蜜腺囊。尾叶杜鹃分布于四川西南部海拔1200-16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颜值极高,数量稀少,目前还未见人工栽培与迁地保护。
尾叶杜鹃
(图片来源:图书插图)
7. 圆叶杜鹃
保护等级:国家Ⅱ级
濒危等级:濒危(EN)
圆叶杜鹃为杜鹃花属灌木,高2米,花冠宽钟状,粉红色。圆叶杜鹃在国内产于四川西南部(峨眉山)、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海拔1800-2800米的山坡、岩边的疏林中。
圆叶杜鹃
(图片来源:PPBC-李策宏)
除了以上7种杜鹃,还有一种虽未被列入保护名录,但更为珍稀的杜鹃——枯鲁杜鹃。它从1929年被发现后,很快被宣布野外灭绝,于2020年才又被植物学家发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华西亚高山植物园、贡嘎山保护区的科研人员陆续发现20多株枯鲁杜鹃后,立即进行了保护工作,阻止其再次“野外灭绝”。
枯鲁杜鹃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本次大牯牛山被烧的高山杜鹃不属于以上珍稀植物,也并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但是,即使它们不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森林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如果放任肆无忌惮破坏这些植物的行为,说不准什么时候这些植物的名字就会出现在保护名录中,那是你我想看到的局面吗?
高原植物生存不易,保育工作任重道远
高海拔地区,往往具有气温低、早晚温差大、气压低、空气稀薄、紫外线辐射强烈、风大等气候特征。高山植物为了适应这样的恶劣环境,用了千百万年进化出了一些适应性特征,例如塔黄、苞叶雪莲、苞叶大黄等会用苞片形成“小温室”;水母雪兔子、绵参等长满了御寒的绵毛;垫状点地梅、福禄草属、囊种草属等1300余种垫状植物变得矮小紧凑,匍匐生长;垂头菊等植物低下“高贵的头颅”,避免花朵遭受紫外线和雨水的伤害;囊距紫堇、半荷包紫堇、高山贝母等“隐身”于流石滩,避免被天敌取食和人类采挖;龙胆类植物花冠闭合,躲避雨水的冲刷......
看看这些高原植物的“保命”绝招,图片依次为塔黄、水母雪兔子、垫状点地梅、垂头菊属、高山贝母
(图片来源:魏泽、PPBC-徐畅隆)
生长在高山上的杜鹃也一样,为了防风保水保温,一些种类在高山草甸形成低矮的灌丛。一到秋冬季,它们叶子凋落,仿佛枯枝,火种一旦落下,它们便噼里啪啦地燃烧起来了。要知道,几乎所有高山木本植物的生长速度都很缓慢,燃烧的“枯枝”,可能是它生长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成果。
近些年,为了保育这些生存受威胁的高山植物,国内各大植物园和科研工作者启动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工作。针对高山、亚高山植物不易栽培和保育的问题,以国家植物园为代表的国家植物园体系明确了目标,通过一系列设施将其“引下山来”并开展研究与保育。
杜鹃花属的引种保育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杜鹃花属植物形态多花色丰富、色泽艳丽,在世界园艺界占有极高地位。然而,高山杜鹃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在低海拔地区栽培困难,适应性较差,部分物种繁殖困难,且繁殖及栽培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虫害,此外,杜鹃花对土壤酸碱度和微生物的要求极高,存在还未攻克的栽培难点。
目前我国庐山植物园、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昆明植物园、杭州植物园、湖南省植物园、贵州省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等单位均开展了长期且艰难的野生种引种保育工作,包括采集种子用于播种、繁殖、迁地保护实验,同时利用枝条进行扦插繁殖,还进行了大量的新品种育种等工作。杜鹃花的保育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
结语
这是大牯牛山之前满山杜鹃花盛开的美景:
(图片来源:东川发布)
而现在被某些游客“攀登观看日出点火取暖”之后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上游新闻)
大自然不该为这种莽撞而任性的行为买单,美丽的山野不该遭到无情无知的肆意伤害。希望每一位想亲近自然的人知道,眼前美景来之不易,请珍惜而非破坏!
参考文献:
[1] 张乐华, 邵慧敏, 马永鹏.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 (杜鹃花科).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22.10.
[2] 冯国楣. 中国杜鹃花 (第一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1-5.
[3] 王昌洪, 石梦熙, 陈丽 等. 轿子山杜鹃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和保护建议. 林业建设, 2023, 3: 22-27.
[4] 田永丽, 张智, 郑春怡 等. 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24, 44(2): 195-201.
[5] 覃海宁, 赵莉娜. 中国高等植物濒危状况评估. 生物多样性, 2017, 25(7): 689-695.
[6] IUCN. Guidelines for application of IUCN Red List criteria at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Version 4.0. Gland, 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 UK. 2012.
作者:王新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审核:郑元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