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对话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赵红卫院士——走近“看不见”的重离子世界
                                
                                    在肉眼看不到的世界里,原子、分子、质子、电子等微小粒子蕴藏着无限潜力。对于很多人而言,“重离子”比较陌生,但它却是“极微观”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剖”它们的物理奥秘?为何要让它们加速奔跑?在“看不见”的世界中,科学家们怎样几十年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广大科技工作者锚定“四个面向”,钻研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建设科技强国、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巨大贡献。重离子加速器有什么用?工业固废如何“...
                                 
 
- 
                            
                            
                                【人民日报】王坚院士:我们也许已经迎来了这个机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谈当今科学研究中的“人工智能+”。
                                    网友:不久前,看到之江实验室把“计算”送上太空的新闻,觉得很有意思。这些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也给科技创新带来了很大影响。我很好奇,这样的变革对创新来说意味着什么?人工智能时代,科学家应该怎么做科研?未来,人工智能有没...
                                 
 
- 
                            
                            
                                【人民日报】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2023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指出,“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希望你们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 深入城市乡村开设讲座,为青少年撰写科普读物,通过短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23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指出,“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希望你们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
                                 
 
- 
                            
                            
                                褚君浩:追光而往 向光而行 | 先生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
                                
                                    褚君浩:中国的科学,归根结底是要把自己的水平发展起来。你在外国,在人家教授下面做人家的课题,不是我们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今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科学院学部共遴选156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传承弘扬科学精神等做出了突出贡献。总台中国之...
                                 
 
- 
                            
                            
                                野外科考,寻找亿万年前的生命(弘扬科学家精神)
                                
                                    多年后,徐星仍清晰地记得1997年发生在辽宁省北票市的一晚。那天,关于恐龙化石的野外发掘工作结束了,一个当地人告诉徐星和同事,愿意捐献一件化石标本。来到这位捐赠者的住处,徐星看见了一些堆在房屋一角的破碎化石。当看到其中一块化石上隐约露出的羽...
                                    2023年,徐星在内蒙古自治区巴音满都呼嘎查挖掘恐龙化石。臧海龙摄人物小传徐星,1969年生,新疆伊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中生代爬行动物化石及地层学研究,曾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国家...
                                 
 
- 
                            
                            
                                薛其坤院士:超导:让电流“零阻力”奔跑的奇迹
                                
                                    从点亮灯泡到驱动高铁,电流的顺畅流动是社会生活的命脉。然而,铜、铝等传统导电材料总伴随着能量损耗,就像水管中的水流遭遇摩擦阻力。有没有一种材料能让电流“零阻力”奔跑?
答案是超导材料——这个凝聚人类百年智慧的科学奇迹,正在重塑能源与科技的...
                                    2025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在06版开设了“瞰前沿·@科学家”栏目,栏目首期邀请了我校薛其坤校长撰写文章《超导:让电流“零阻力”奔跑的奇迹》,科普超导的原理与应用。原文转载如下:《人民日报》( 2025年5月10日 06 版)网友: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国际热...